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、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、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日前,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职业技能培训规划》,“十四五”时期,职业技能培训有哪些创新点值得关注?一起来看~
一、在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方面
提出了要从“三年行动”转化为“五年规划”,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,要大力开展以企业职工为重点的就业群体职业培训,特别要加强创业培训和新业态就业培训。
二、提升培训供给能力上
数字技能培训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要有进一步的提升,同时要严格培训资金的管理,保证钱不光能够用得出,而且能够用得好。
三、在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化建设上
“十四五”时期,要把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,作为一个重点来推广。2009年人社部开始在全国分三批200个学校集中在30多个专业,开展了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试点工作,总结这十多年的经验,这个培训效果更好。它在培训的标准化建设上,走出了新路。
下一步,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上,要在培训教材、教学资源、师资队伍和信息化能力建设上做一些提升。
四、拓展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
什么是“新八级”?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评价。以前是五级,即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、高级技师。
2021年下半年,人社部在全国推广了企业新型学徒制,这就是在初级工之前更早地切入到技能培训开发上。此后,还推出了特级技师试点工作。最近,有两个试点单位报告,试点工作非常成功,目前人社部门正在总结经验。除了学徒工、初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,往上升是技师、高级技师,现在还有特级技师,这就是七级了。
人社部门也在关注基层一个创新,叫做首席技师,目前正在总结基层经验,如果可能的话,会构建一个技能人才更为畅通的发展通道。